攸县:坚持以创新方式为抓手 构建互动普法新矩阵

攸县新闻网wap端 · 司法局
2025-09-16

攸县坚持以创新普法方式为抓手,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通过精准滴灌、文化赋能、环境熏陶、融合发展的模式,持续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攸县特色、深受群众欢迎的普法品牌。

在攸县新华书店举行“与法‘童’行 法育未来”公益普法亲子课活动

公益课堂亲子普法,共育法治新未来

创新推出“与法‘童’行 法育未来”公益普法亲子课堂。活动由县司法局青年普法宣讲队成员主讲,利用周末、假期,在新华书店、活动中心、法治讲堂等场所开展。通过绘本讲解、情景模拟、趣味问答等互动形式,围绕《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防欺凌等二十多个法治主题,面向未成年及其家长进行普法教育。亲子课堂不仅将法治教育的触角延伸至家庭和课外,实现了“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倍增效应,更通过亲子共学的模式,增强了家长的法律意识和监护责任,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家庭法治环境。

攸县大同桥中学学生观看《甩手家长做不得》非遗法治视频

“非遗”助力普法,古今交融谱新篇

巧妙运用攸县槚山皮影的艺术形式,创新探索“非遗+普法”宣传模式,拍摄了“古戏今唱 皮影说法”系列普法宣传视频。视频聚焦家庭教育责任、警示电信诈骗、明晰涉毒法律边界等内容,将法律知识融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栩栩如生的皮影表演中。这些作品通过网络、新媒体平台及线下普法活动广泛传播,为非遗传播开辟了新路径,也为普法工作增添了文化底蕴和艺术感染力,实现了传统文化焕新与法治文化宣传的“双赢”。

在攸县鸾山镇建新社区“门前三小”开展法治文艺巡演

法治巡演进万家,寓教于乐润民心

突破传统普法单向灌输模式,大力推动法治与文艺深度融合。将枯燥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活泼的舞台艺术。节目涵盖小品、歌舞、快板等形式,内容紧密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反电信诈骗、未成年人保护、禁毒禁赌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创作编排。五年来,组织法治文艺巡演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活动累计240余场,实现了“戏台搭到村(校)门口,法律送到心里头”的效果。这种“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的普法方式,极大激发了基层群众的学法兴趣,使法治精神在寓教于乐中深入人心。

小朋友在攸县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体验庭审现场(攸县人民检察院供图)

法治阵地广覆盖,随处普法氛围浓

将法治文化阵地作为固化普法成果、营造法治氛围的重要平台。建成并升级了国家安全观主题公园、民主法治广场、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等县级大型法治文化阵地。创新利用村(社区)“门前三小”(小广场、小书屋、小讲堂)等现有场所,嵌入法治元素,建成村级法治文化小广场300余个。这些阵地不仅有法治宣传橱窗、宣传牌、石刻铭文等静态展示,更兼具举办法治讲座、开展普法活动、提供法律咨询等动态功能。遍布城乡的法治阵地如同无声的“普法员”,让群众在休闲娱乐、健身漫步之余,抬眼能见法、驻足能学法,营造了“出门有法、抬头见法、休闲学法”的浓厚氛围。

责编:皮宇

来源:攸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